1935年11月18日
毛澤東在張村驛主持召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會議,作關于戰略方針的報告。報告指出:大量消滅敵人、猛烈擴大蘇區和擴大紅軍是三位一體的任務,戰略方針是攻勢防御。會議通過了毛澤東的報告。會后,毛澤東指揮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于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發起直羅鎮戰役,打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三次“圍剿”。此前,十一月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為副主席。恢復紅一方面軍,轄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
1946年11月18日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關于蔣介石召開偽國大和準備進攻延安給各中央局的指示。指示指出:中國人民堅決反對蔣介石一手包辦的分裂的“國民大會”,此會開幕之日,即蔣介石集團開始自取滅亡之時。蔣介石軍隊即使用突襲方法,占領延安,亦無損于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大局,挽救不了蔣介石滅亡的前途。蔣介石自走絕路,開“國大”、打延安兩著一做,他的一切欺騙全被揭破,這是有利于人民解放戰爭的發展的。這個指示,第一次將“自衛戰爭”稱為“人民解放戰爭”。這個指示和毛澤東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為中央起草的通知,合編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
1957年11月18日
毛澤東在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講話,著重談國際形勢和團結問題。關于國際形勢問題,講話列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生的十件大事,來說明目前形勢的特點是東風壓倒西風,認為社會主義的力量對于帝國主義的力量占了壓倒的優勢。
關于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講話指出:對同志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不是敵對分子、破壞分子,那就要采取團結的態度。對他們要采取辯證的方法,而不應采取形而上學的方法。什么叫辯證的方法?就是對一切加以分析,承認人總是要犯錯誤的,不因為一個人犯了錯誤就否定他的一切。對犯錯誤的同志第一是要斗爭,要把錯誤思想徹底肅清;第二,還要幫助他。一曰斗,二曰幫。從善意出發幫助他改正錯誤,使他有一條出路。同志之間有隔閡要開談判。也就是說,在不損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下,接受人家一些可以接受的意見,放棄自己一些可以放棄的意見。這樣我們就有兩只手,對犯錯誤的同志,一只手跟他作斗爭,一只手跟他講團結。斗爭的目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這叫原則性。團結的目的是給他一條出路,跟他講妥協,這叫靈活性。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這是一種對立面的統一。對立面的統一是無往不在的。講話還強調指出:辯證法應該從哲學家的圈子走到廣大人民群眾中間去。這篇講話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七卷。
2018年11月18日
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講話,強調亞太各方應該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秉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宗旨,把握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努力保持亞太合作勢頭,穩步邁向更高水平。他在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發展和變革風起云涌。站在歷史前進的十字路口,我們應該認清世界大勢,把握經濟脈動,明確未來方向,解答時代命題。第一,堅持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我們應該持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對各類自由貿易安排,我們應該堅持開放、包容、透明原則,促進彼此協調,實現良性互動。要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抵制保護主義。世界貿易組織改革要堅持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第二,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增長新動能。我們應該全面平衡落實《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釋放數字經濟增長潛能,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增強數字經濟可及性,消弭數字鴻溝,讓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成員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讓亞太地區人民搭上數字經濟發展快車。第三,堅持完善互聯互通網絡,促進包容聯動發展。我們應該深入落實互聯互通藍圖,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引領,采取更多務實舉措,讓發展更加均衡、增長更可持續、機會更加平等、社會更加包容。第四,堅持深化伙伴關系,攜手應對共同挑戰。我們應該堅持共謀發展這個公約數,探索解決共同挑戰。要立足多樣性實際,尊重彼此選擇的發展道路,在開放包容的基礎上交融互鑒,在良性競爭的同時互利合作,共同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1986年
11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轉發〈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綱要〉的通知》指出:當代世界的新技術革命,將對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在幾個重要的高技術領域跟蹤世界水平,這對我國在本世紀末、下世紀初的經濟和科學技術持續發展,對國防實力的增強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013年
11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依據這個條例,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培訓、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基層黨建活動、資源節約等方面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相繼出臺。
2014年
11月18日 習近平慰問中澳南極科考人員并考察中國“雪龍”號科考船。他指出,南極科學考察意義重大,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中國開展南極科考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了貢獻,30年來,中澳兩國科考人員開展了全面深入合作。中方愿意繼續同澳方及國際社會一道,更好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
- 上一篇:黨史百年天天讀 · 11月21日
- 下一篇:黨史百年天天讀 · 11月14日